详细介绍吡托布鲁替尼是一种什么样的药物
吡托布鲁替尼(Pirtobrutinib,商品名 Jaypirca™)详细介绍
1. 药物类别与作用机制
-
药物类别:第三代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BTKi),属于 非共价(可逆)、高选择性 BTK 抑制剂。
-
作用靶点:特异性抑制 BTK(布鲁顿酪氨酸激酶),阻断 B 细胞受体(BCR)信号通路,抑制恶性 B 细胞增殖和存活。
-
独特机制:
-
非共价结合:不同于伊布替尼(Ibrutinib)、阿卡替尼(Acalabrutinib)等 共价 BTKi(永久结合 BTK 的 C481 位点),吡托布鲁替尼 可逆性结合 BTK,不依赖 C481,因此能克服共价 BTKi 的耐药突变(如 BTK C481S)。
-
高选择性:对 BTK 的选择性优于其他激酶(如 EGFR、ITK),减少脱靶毒性(如腹泻、出血)。
-
2. 适应症(FDA/EMA 批准)
-
复发/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(R/R MCL):
-
适用于既往接受过 ≥2 线治疗(包括共价 BTKi)的成人患者(FDA 2023 年批准)。
-
-
复发/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(R/R CLL/SLL):
-
适用于既往接受过 BTKi 和 BCL-2 抑制剂(如维奈克拉)治疗的成人患者(FDA 2024 年批准)。
-
3. 药代动力学特点
-
给药方式:口服(每日 1 次,200 mg)。
-
生物利用度:约 80%,食物不影响吸收。
-
半衰期:约 20 小时,支持每日一次给药。
-
代谢途径:主要通过 CYP3A4 代谢,与 CYP3A4 抑制剂/诱导剂联用需调整剂量。
4. 临床疗效关键数据
(1)套细胞淋巴瘤(MCL)
-
BRUIN 研究(1/2 期):
-
客观缓解率(ORR):52%(CR 23%)。
-
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:5.5 个月(BTKi 经治患者)。
-
缓解持续时间(DoR):部分患者持续缓解 >12 个月。
-
(2)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CLL/SLL)
-
ORR:73%(包括高危 TP53 突变/17p 缺失患者)。
-
mPFS:尚未达到(部分患者持续缓解 >18 个月)。
5. 安全性优势
-
心血管毒性极低:
-
房颤/房扑发生率仅 1.5%(伊布替尼约 15%)。
-
-
出血风险低:
-
严重出血事件 <2%(因不抑制 TEC 激酶)。
-
-
常见不良反应(多为 1-2 级):
-
疲劳(20%)、腹泻(17%)、中性粒细胞减少(16%)。
-
-
耐受性优于共价 BTKi:
-
因不良反应停药率 <10%(伊布替尼约 20%)。
-
6. 适用人群与使用建议
-
最佳候选患者:
-
共价 BTKi(如伊布替尼、泽布替尼)治疗后进展或不耐受者。
-
高危遗传学患者(如 TP53 突变、17p 缺失 CLL)。
-
-
剂量调整:
-
CYP3A4 强抑制剂(如酮康唑):减量至 100 mg/日。
-
重度肝损伤:减量至 100 mg/日。
-
7. 研发背景与市场地位
-
研发公司:礼来(Eli Lilly),通过收购 Loxo Oncology 获得。
-
市场定位:
-
BTKi 耐药后的标准治疗,填补共价 BTKi 失败后的空白。
-
潜在替代共价 BTKi 用于一线治疗的探索(3 期研究进行中)。
-
8. 未来发展方向
-
联合治疗:
-
与 BCL-2 抑制剂(维奈克拉)、抗 CD20 单抗(奥妥珠单抗)联用。
-
-
拓展适应症:
-
华氏巨球蛋白血症(WM)、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(DLBCL)。
-
总结
吡托布鲁替尼是 首个非共价 BTK 抑制剂,通过独特机制克服共价 BTKi 耐药,兼具 高效性和安全性,成为 R/R MCL 和 CLL/SLL 的重要治疗选择。其低毒性特征尤其适合老年及心血管高风险患者,未来有望进一步前移至更早线治疗。
印度肿瘤药房(India Pharmacy)是印度新德里肿瘤药房信息咨询服务平台,旨在为患者提供各类进口原研 进口仿制 最新研制等医药信息咨询 跨境医药电商直邮服务,让患者轻松获取全球最佳药品有更多选择,基本涵盖新特药 抗癌药 靶向药 丙肝 乙肝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等药品,欢迎咨询!官方微信 Yindu76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