吡托布鲁替尼(Pirtobrutinib)是 全球首个非共价BTK抑制剂吗
吡托布鲁替尼(Pirtobrutinib)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非共价BTK抑制剂,具有独特的药物机制和临床优势。以下是关键点解析:
1. 什么是"非共价BTK抑制剂"?
-
传统BTK抑制剂(如伊布替尼、阿卡替尼):
通过共价键不可逆地结合BTK蛋白(靶点C481位点),但易因C481S突变导致耐药。 -
吡托布鲁替尼:
通过非共价结合(可逆性结合)BTK,即使存在C481S突变仍能抑制BTK活性,克服耐药问题。
2. 为何是"全球首个"?
-
2023年1月27日,吡托布鲁替尼获美国FDA加速批准,用于治疗复发/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(MCL),成为首个上市的非共价BTK抑制剂。
-
后续获批:
2023年12月扩展适应症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CLL)/小淋巴细胞淋巴瘤(SLL)。
3. 临床优势
-
针对耐药患者:
对既往接受过共价BTK抑制剂(如伊布替尼)且耐药(尤其C481S突变)的患者仍有效。 -
安全性更优:
脱靶效应减少,心血管毒性(如房颤)和出血风险低于传统BTK抑制剂。
4. 同类药物对比
特性 | 吡托布鲁替尼 | 伊布替尼(共价BTK抑制剂) |
---|---|---|
结合方式 | 非共价(可逆) | 共价(不可逆) |
克服C481S突变 | ✅ 有效 | ❌ 无效 |
房颤风险 | 较低(约3%) | 较高(约15%) |
5. 研究数据支持
-
BRUIN临床试验(NCT03740529):
-
MCL患者:客观缓解率(ORR)52%,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PFS)6.6个月。
-
CLL/SLL患者:ORR 73%,中位PFS 19.4个月。
-
6. 注意事项
-
国内现状:
截至2024年,吡托布鲁替尼尚未在国内获批,但可通过海南博鳌乐城等特许医疗渠道申请。 -
耐药可能:
非共价抑制剂长期使用仍可能产生新突变(如BTK L528W),需联合用药策略。
结论:
吡托布鲁替尼的上市填补了BTK抑制剂耐药后的治疗空白,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了重要选择。未来,更多非共价BTK抑制剂(如LOXO-305)可能进一步丰富治疗格局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