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医问药 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寻医问药 >

卡博替尼对骨转移和脑转移效果显著?多靶点机制带来突破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-11-06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,骨转移与脑转移始终是临床治疗的难点。传统疗法常因靶点单一、耐药性等问题陷入困境,而卡博替尼作为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,凭借其独特的“广谱打击”机制,为转移性肿瘤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路径。

  骨转移:多靶点协同阻断肿瘤侵袭

  骨转移常见于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肺癌等恶性肿瘤,患者常因骨痛、骨折风险升高而生活质量骤降。卡博替尼的核心靶点包括MET、VEGFR2、AXL和RET,这些靶点在肿瘤骨转移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:

卡博替尼对骨转移和脑转移效果显著?多靶点机制带来突破

  MET通路抑制:MET是肝细胞生长因子(HGF)的受体,其异常激活会促进肿瘤细胞迁移与上皮-间质转化(EMT)。卡博替尼通过阻断MET信号,可减少肿瘤细胞向骨组织的浸润。

  VEGFR2抑制:VEGFR2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(VEGF)的关键受体,调控肿瘤血管生成。卡博替尼通过抑制VEGFR2活性,切断肿瘤营养供应,从而抑制骨转移灶的生长。

  AXL与RET调控:AXL参与肿瘤耐药与转移,RET则与甲状腺癌等肿瘤发生相关。卡博替尼对这两者的抑制可降低肿瘤恶性程度,延缓骨转移进展。

  脑转移:穿透血脑屏障的潜在优势

  脑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等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,传统靶向药物常因血脑屏障穿透性差而疗效受限。卡博替尼的多靶点特性使其在脑转移治疗中展现出独特潜力:

  MET与ROS1靶点覆盖:MET扩增或突变、ROS1重排是肺癌脑转移的重要驱动因素。卡博替尼可同时抑制MET与ROS1,对克唑替尼耐药后的继发突变(如ROS1 D2033N突变)亦有抑制作用。

  抗血管生成与免疫调节:卡博替尼通过抑制VEGFR2减少肿瘤血管生成,同时调节肿瘤微环境,增强免疫细胞对脑转移灶的浸润与杀伤。

  卡博替尼的突破性在于其可同时作用于9个以上酪氨酸激酶靶点,形成“抗血管生成+抗肿瘤增殖+抗转移”的协同效应。

卡博替尼对骨转移和脑转移效果显著?多靶点机制带来突破

 

印度肿瘤药房(India Pharmacy)是印度新德里肿瘤药房信息咨询服务平台,旨在为患者提供各类进口原研 进口仿制 最新研制等医药信息咨询 跨境医药电商直邮服务,让患者轻松获取全球最佳药品有更多选择,基本涵盖新特药 抗癌药 靶向药 丙肝 乙肝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等药品,欢迎咨询!官方微信 Yindu76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