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医问药 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寻医问药 >

吡托布鲁替尼VS泽布替尼:哪款更优?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5-04-27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吡托布鲁替尼(Pirtobrutinib)与泽布替尼(Zanubrutinib)作为不同代际的BTK抑制剂,在机制、疗效和安全性上各具特点。以下从多维度对比分析两款药物的优劣,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:


一、核心特性对比

参数 吡托布鲁替尼(第三代) 泽布替尼(第二代)
作用机制 非共价结合,克服C481S突变耐药 共价结合,高选择性抑制BTK
靶点选择性 极高,几乎无脱靶效应 较伊布替尼提高30倍选择性
研发公司 礼来(Eli Lilly) 百济神州(BeiGene)
FDA批准时间 2023年(MCL/CLL) 2019年(MCL),2020年(CLL)

二、疗效数据对比

1. 套细胞淋巴瘤(MCL)

指标 吡托布鲁替尼(BRUIN试验) 泽布替尼(BGB-3111-206试验)
ORR(复发/难治) 57.1%(BTKi耐药患者) 84%(初治),67%(R/R)
中位PFS 6.9个月(BTKi耐药) 22.1个月(初治)
CR率 20.4% 59%(初治)

2.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(CLL)

指标 吡托布鲁替尼 泽布替尼
ORR(R/R) 67.7%(双重耐药患者) 94.6%(初治)
24个月PFS率 62% 85.5%

关键差异

  • 吡托布鲁替尼对共价BTK抑制剂耐药患者显著有效,而泽布替尼在此类患者中疗效有限。

  • 泽布替尼在初治患者中数据更优,是目前一线治疗的主流选择。


三、安全性对比

不良事件 吡托布鲁替尼(%) 泽布替尼(%)
房颤 1.2 2.1
出血 9.5(3-4级2.4) 15.2(3-4级2.9)
高血压 4.8 7.3
中性粒细胞减少 30.2(3-4级10.1) 28.5(3-4级15.6)

优势总结

  • 吡托布鲁替尼:心血管毒性更低,适合老年/合并症患者。

  • 泽布替尼:总体安全性优于伊布替尼,但略逊于吡托布鲁替尼。


四、临床选择策略

优先选择吡托布鲁替尼的情况

  1. 共价BTK抑制剂(伊布替尼/泽布替尼)耐药,尤其是检出C481S突变。

  2. 无法耐受共价BTK抑制剂的心脏毒性(如房颤史、心衰患者)。

  3. 需长期治疗且关注累积毒性的年轻患者。

优先选择泽布替尼的情况

  1. 初治MCL/CLL患者(一线治疗地位明确)。

  2. 经济因素受限(泽布替尼已进医保,年费用约吡托布鲁替尼的1/3)。

  3. 无BTK突变证据的复发患者


五、耐药后交叉使用潜力

  • 泽布替尼→吡托布鲁替尼:可行,ORR约50-60%。

  • 吡托布鲁替尼→泽布替尼:无效(因泽布替尼仍依赖共价结合)。


六、未来发展趋势

  1. 吡托布鲁替尼

    • 向一线治疗推进(联合BCL-2抑制剂)。

    • 探索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。

  2. 泽布替尼

    • 优化给药方案(如间歇给药降低毒性)。

    • 拓展至华氏巨球蛋白血症(WM)等适应症。


七、总结:如何选择?

场景 推荐药物 理由
初治MCL/CLL 泽布替尼 一线疗效确切,医保覆盖
共价BTKi耐药 吡托布鲁替尼 唯一有效后线选择
合并房颤/出血高风险 吡托布鲁替尼 安全性优势显著
经济受限患者 泽布替尼 成本效益比更优

:最终决策需结合分子检测结果、患者合并症及治疗目标个体化制定。

吡托布鲁替尼VS泽布替尼:哪款更优?
吡托布鲁替尼VS泽布替尼:哪款更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