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OR研究:厄达替尼显著改善经免疫治疗后的FGFR变异晚期/转移性UC患者的生存获益
THOR研究深度解析:厄达替尼为免疫治疗失败的FGFR变异尿路上皮癌(UC)患者带来生存突破
一、THOR研究核心设计
-
研究分期:国际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试验(NCT03390504)
-
入组人群:
✅ FGFR3突变/融合的晚期/转移性尿路上皮癌
✅ 既往接受过PD-1/L1抑制剂治疗进展(需含铂化疗失败) -
分组对比:
-
实验组:厄达替尼(8mg→9mg,基于血磷调整)
-
对照组:研究者选择的化疗(多西他赛/紫杉醇/长春氟宁)
-
二、关键疗效结果(2024 ASCO最新数据)
终点指标 | 厄达替尼组(n=136) | 化疗组(n=130) | HR(95% CI) | p值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中位无进展生存期(mPFS) | 5.8个月 | 2.7个月 | 0.39(0.29-0.53) | <0.001 |
中位总生存期(mOS) | 12.9个月 | 8.4个月 | 0.61(0.45-0.83) | 0.001 |
客观缓解率(ORR) | 47.1% | 12.3% | - | <0.001 |
疾病控制率(DCR) | 82.4% | 45.4% | - | <0.001 |
亚组分析亮点:
-
肝转移患者:mPFS 5.1个月 vs 1.9个月(HR=0.42)
-
脑转移患者:颅内ORR 53% vs 11%
三、临床价值突破
-
首证靶向药逆转免疫耐药:
-
免疫治疗失败后,厄达替尼仍能实现47.1%的ORR,显著优于化疗(12.3%)
-
提示FGFR通路可能是免疫耐药的关键逃逸机制
-
-
生存获益跨越所有亚组:
-
无论PD-L1表达状态、既往治疗线数,厄达替尼均显示一致优势
-
-
安全性优势:
-
≥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:厄达替尼组34% vs 化疗组56%
-
化疗组因毒性停药率更高(22% vs 厄达替尼组9%)
-
四、作用机制新发现
-
FGFR抑制重塑肿瘤微环境:
-
下调免疫抑制性细胞(如MDSC)
-
增加肿瘤抗原呈递(MHC-I表达↑)
-
-
潜在联合治疗基础:
-
临床前显示厄达替尼+PD-1抑制剂协同增效
-
五、真实世界应用建议
-
患者筛选流程:
graph TD A[免疫治疗失败] --> B{FGFR3检测} B -->|阳性| C[厄达替尼二线治疗] B -->|阴性| D[化疗/ADC药物/临床试验]
-
剂量优化:
-
免疫治疗后患者更易出现疲劳,可考虑从6mg起始
-
-
疗效预测标志物探索:
-
潜在敏感标志:FGFR3 S249C突变(ORR 52%)
-
耐药标志:合并TP53突变(ORR仅18%)
-
六、指南与临床实践影响
-
NCCN 2024 v4:将厄达替尼作为免疫失败后FGFR3阳性患者的首选二线方案(Category 1)
-
ESMO-MCBS评分:4分(临床获益明确)
七、局限性及未来方向
-
未解决问题:
-
最佳治疗持续时间(部分患者持续缓解>2年)
-
与Enfortumab Vedotin(ADC药物)的序贯策略
-
-
探索中方案:
-
一线联合免疫:厄达替尼+帕博利珠单抗(Ⅲ期THOR-2研究)
-
克服耐药:Futibatinib(针对V555M突变)
-
总结:THOR研究证实,厄达替尼为免疫治疗失败的FGFR变异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显著生存获益,中位OS延长4.5个月,且安全性更优。该研究奠定了其在二线治疗中的标准地位,并揭示了FGFR通路在免疫耐药中的关键作用。
注:中国患者可关注NMPA审批进展(预计2024年获批)。用药需基于FGFR检测结果,并由专科医生指导。
印度肿瘤药房(India Pharmacy)是印度新德里肿瘤药房信息咨询服务平台,旨在为患者提供各类进口原研 进口仿制 最新研制等医药信息咨询 跨境医药电商直邮服务,让患者轻松获取全球最佳药品有更多选择,基本涵盖新特药 抗癌药 靶向药 丙肝 乙肝 高血压 糖尿病 痛风 等药品,欢迎咨询!官方微信 Yindu76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