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医问药 
当前位置:主页 > 寻医问药 >

博舒替尼作为因TKI耐药/不耐受而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新的标准替代治疗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24-11-26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关于博舒替尼作为因TKI耐药/不耐受而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(CML)患者的新的标准替代治疗的结论:

  疗效显著

  持久且深入的缓解效果:

  在中位随访时间达到47.8个月时,仍有48.1%的患者继续接受博舒替尼治疗,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持续性。

  在Ph+ CML-CP患者群体中,高达81.1%的患者实现了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(CCyR),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,更多患者达到了主要分子学缓解(MMR)、分子学缓解4(MR4)和MR4.5,显示出博舒替尼的深入缓解效果。

博舒替尼作为因TKI耐药/不耐受而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新的标准替代治疗

  对于治疗开始时未实现CCyR或血液学缓解的患者,博舒替尼治疗期间也实现了较高的缓解率,进一步证明了其疗效。

  长期生存率高:

  到了48个月,所有患者的总生存率保持在88.3%,显示出博舒替尼治疗下的患者具有良好的长期生存预期。

  安全性可控

  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但可管理:

  虽然治疗期间不良事件(TEAE)的发生率高达99.4%,但其中大多数为轻至中度,且通过剂量调整可以有效管理。

  3级或4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79.5%,但并未观察到任何新的安全性问题。

  剂量调整有效:

  在需要调整剂量至较低水平的不良事件中,腹泻最为常见,但减少剂量后,腹泻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和头痛的发生频率都显著下降。

  剂量调整策略的成功实施,使得博舒替尼的安全性得到了有效控制。

  博舒替尼作为因TKI耐药/不耐受而治疗失败的CML患者的新的标准替代治疗,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。其能够实现持久且深入的缓解效果,同时长期生存率高。虽然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,但通过剂量调整可以有效管理,且未观察到任何新的安全性问题。因此,博舒替尼有望成为这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。

博舒替尼作为因TKI耐药/不耐受而治疗失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新的标准替代治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