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款治疗原发性高草酸尿症(PH)的药物
原发性高草酸尿症(Primary hyperoxaluria)是因为肝脏过氧化丙氨酸-乙醛酸盐氨基转移酶缺乏,导致尿排泄物中草酸过多的遗传性乙醛酸代谢障碍性疾病。1842年,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戈尔丁·伯德(Golding Bird)首次描述了草酸尿症(Hyperoxaluria),又将该病称为伯尔德氏病(Bird’s disease)。
- I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(Primary Hyperoxaluria Type 1,PH1)与编码 丝胺酸丙酮酸氨基转移酶(Serine-pyruvate aminotransferase,AGXT)的基因中的相关突变有关,AGXT是草酸盐代谢的关键酶。
- II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(Primary Hyperoxaluria Type 2,PH2)与 乙醛酸还原酶/羟基丙酮酸还原酶(Glyoxylate reductase/hydroxypyruvate reductase,GRHPR)相关。
原发性高草酸尿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仍限于对症治疗,同时进行饮食限制,该疾病发展到末期需进行肾脏移植。继发性高草酸尿症比原发性高草酸尿症更为常见,通过限制饮食中的草酸盐和补充钙来治疗。如果该疾病起源于肝脏,那么如果肾脏移植辅以肝脏移植,则可能会产生有利的结果。